顧問的話

《香港電影導演大全》彌足珍貴,要完成此一使命,肯定是艱辛無比,茲向編委會全體成員致敬!蓋香港電影導演除了年代跨度大,影片多,片種雜(粵、國、潮、廈門)之外,而匿名、假名者亦不在少數;加上行業以往從未做過有系統的匯集,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如今終於大功告成,豈不令人欣慰。

香港在九七年之前是「借來的時間」和「借來的地方」。英國殖民統治對香港電影業的態度是只要是不涉及英國或英國人的形象,不要太過誨淫誨盜,一般不予幹涉;當然更談不上對電影業重視和支持,自生自滅是最好的比喻。大陸政局的變遷,大批影人(包括制片人、演員、攝影師、編劇、導演)湧進香江,於是在這蕞爾小島上,造就了香港電影業的繁榮。那時真可謂是各顯神通時期,雖有俗稱「七日鮮」的影片,但亦不乏制片嚴謹的佳作;當時很多位導演一直是我崇敬的偶像。

直至粵語片式微,香港終成兩大片廠天下。記憶所及,電影導演已是鳳毛麟角,加上後來國泰結業,邵氏獨大,連副導演都大部份由臺灣聘來,更遑論有機會給予香港新導演矣(寧可去請日籍韓籍導演)。物換星移,香港獨立制片終於崛起,電視臺培訓了一大批生力軍;加上科技的進步(體積較小的ARRI攝影機誕生和俗稱原子燈的出現),打破拍電影必須在攝影棚內的束縛,香港電影走向第二次繁榮。

自由創作,沒有任何禁忌,構思天馬行空,是香港電影的靈魂。武俠片、拳腳片、愛情片、喜劇功夫片、警匪片、鬼片(恐怖片)、香艷三級片,琳瑯滿目,可謂洋洋大觀也;各類型電影均有不少經典代表作出現,香港電影更揚威海外,誠盛世也!

香港回歸,一切如舊,惟香港電影銳氣不再,敗像漸呈。CEPA猶如一劑活命湯,讓香港電影茍活十年。隨著中國電影步入改革開放,如今內地電影市場一片風光,而香港獨憔悴。香港電影雖危機重重,政府卻視而不見。香港電影產量日漸萎縮,成本縮減,令業界後繼無人,真的是不知如何是好!

值此《香港電影導演大全》出版,細讀各前輩導演芳名之時,昔日香港電影十裏紅塵繁華景像仿佛又到眼前,嗚呼!香港電影真的要斷送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上?

冀望眾電影同人齊努力,自求多福,伺機而變,令香港電影有第三次繁榮,是為盼。


吳思遠

香港有一百年以上的電影歷史,從最早期的黎氏兄弟數起,相信有數以千計的導演,單計現存的導演也有數百吧,卻一直沒有一本羅列導演生平作品的中文「大全」給人作簡便的查考,要用就得從零零碎碎的來源去尋找,不免是件憾事。

我們都明白這件大事一定要做,卻要花不少人力物力,而這大事由香港導演會來擔當就最合適不過。據知不同年代的導演大全會陸續出版,好事也。

經過多年的籌備和實幹,《香港電影導演大全》第一冊終於面世了。我正期待看到也撫摸一下這初生的嬰兒,編輯卻來信要我先寫幾百字。算是祝福、賀詞,還是作為編輯顧問之一的感言?作為後者,我完全沒有參加編寫工作,可謂毫無貢獻,書未細看又不便多言。但從若幹樣本可以看到,導演生平和作品編寫得精簡到位,而且有敘有評,更難得的是附有導演自己的感言,這恐怕只有靠導演會的網絡關系才能做到。

謹祝賀它的誕生、並感謝催生這第一胎的所有工作人員。還希望你們繼續努力、連生貴子!


羅卡

《香港電影導演大全》這樣的參考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到今日才可以成事,反而八、九十年代港產片的黃金期時全無此意,也很能反映香港電影業界和官方對電影的態度,勝過千言萬語。

無論如何,能夠成書總是一件美事。我忝為本書顧問之一,卻愧未盡顧問之責,從未參與過一次編輯會議。但本書的編輯和翻譯陣容皆一時之選,按理毋須顧問太過操心,成績美滿可期。

本書體例上除導演生平及作品年表外,更加有「導演的話」,可謂神來之筆,帶來不少驚喜。由此可見,不少內容曾經各導演過目,數據的準確性亦多了一重保障。

希望這只是一個開始,香港電影其他崗位的工作者也陸續有這樣的「大全」便好了。


李焯桃

以前在香港電影資料館研究部工作時,常常感到焦慮,要做的事那麽多,資源又那麽短缺,怎麽辦呢?一直想做一個本地電影工作者列傳的系列,到離開時還沒有真正展開。現在香港電影導演會快將出版中英對照的《香港電影導演大全》,可說意義非凡。看條目和索引的編排,從本土主體出發,也照顧兩岸和國際的讀者,充份體現我城的文化視野,希望在其他電影工作崗位上的協會,也來出版他們的大全。想起在資料館的日子,同事們為人名的英文應作何種寫法,反反復覆討論過不知多少次,也有以英文寫作的國際學人「嚴正」要求我們全用漢語拼音,說這已是國際學術界的規範,最後數據館還是決定,在可能的情況下,都以本地寫法為主,附以普通話拼音。有些堅持是必要的,也感謝《導演大全》的堅持。


黃愛玲

據統計,去年(2012)中國大陸電影產量高達745部,這是相當驚人的數字,因為大陸很少導演一年內能拍兩部片,因此,以此推算,中國大陸去年要完成這700多部影片,就需要至少700名導演!可是,大陸真有那麽多真懂電影的導演嗎?

據說,香港電影百年,導演人數也多達1000人。香港只是一個海港城市,但卻曾擁有1,000名導演,不能不說這也是一個驚人數目--盡管,有好些導演並非純屬香港,例如有些是先後在1940年代從大陸南下來港的,留下一些作品後便離開北返;1960年代,也曾有過來自日本、韓國的導演在港拍過港產片,這說明,不管你來自何方,只要你有這個能力,任何人都可以在這裏手持導演筒喊一聲:“Action!"-- 香港從來是個包容性極強的開放城市。

開放的城市肯定會帶來百花齊放的盛景,這無需多說。然而,開放的城市能夠給這眾多導演留下足跡,那怕有些導演的足印不是那麽深那麽明晰,但畢竟都留下來了。我想,《香港電影導演大全》就是為了這些曾經或將繼續在我們這個城市留下印記的導演們作了最好的記錄。


列孚

電影資料館是搜集、保存和整理電影資料的機構,但電影資料館並不能單憑自己的力量來累積所有電影數據,也不可能完成所有數據的搜集整理,社會人士或團體的自發累積和研究,常能補充到資料館的能力達不到之處。看著香港電影導演會整理的這本《香港電影導演大全》,正好證明了上面的一番話。《導演大全》當然會利用到過去已出版的印刷數據,但更重要的,本書是導演會利用其網絡,搜羅回來的珍貴導演數據,都是導演們向導演會親自書寫或響應的自述,這都是最有研究價值的第一手數據。相信導演會此書,不單對認識香港導演提供了一個基本的參考資料,還是未來香港電影研究者開展研究時不能或缺的基礎。


蒲鋒

影迷通常視電影為導演的藝術,「導演」也成為不少電影從業者的終極夢想。

香港只是彈丸之地,鼎盛時期產量卻一度躋身世界前三,導致臺前幕後各個崗位都缺人手,也因此產生不少全才和多面手。以做「導演」來講,演員、編劇、攝影、武指、美術、剪接、配樂甚至投資老板,做過導演的數不勝數,拍出好戲的也大有人在,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香港電影導演當中也「藏龍臥虎」,各有各精彩。

我在大陸做香港電影研究,最受困擾者便是數據索引,香港電影數據館雖多有梳理著述,奈何香港電影從業者太眾,難免掛一漏萬。

得知香港電影導演會籌劃了這本《香港電影導演大全》,十分欣喜:專業機構做專業事,善莫大焉。能盡綿薄之力,乃反哺應有之義,只有榮幸而已。


魏君子

一本介紹1979年至今的香港電影導演的指南,是讓全世界觀眾更好地認識此一重要電影的神來之筆。香港培養了世界首屈一指的導演,六十至七十年代的老一輩有張徹、胡金銓及劉家良;及後的優秀導演包括徐克、許鞍華、王家衛及杜琪峯。

這些著名導演闡明了兩大要義。首先,他們揭示主流電影的力量,就仿如荷裏活,香港電影工業開宗名義就是商業運作,純粹為了娛樂觀眾。香港電影也像荷裏活一樣,能夠取悅觀眾,同時亦探索電影的藝術技巧。許冠文開創喜劇的新形式;武術導演如元奎與成龍,兩人南轅北轍,卻都可打造獨特的剪接及構圖風格;王家衛沿用戲劇及愛情的舊調,在《阿飛正傳》及《重慶森林》註入澎湃的情感。而吳宇森、林嶺東及杜琪峯亦將城市罪案片的豐富傳統再顯活力。香港電影在主流電影類型的框架表現了靈活多變的藝術表達形式。

其次,香港導演在國際上的影響深遠。無論在形式及風格的創新,以至純粹的情感表達,西方的觀眾瞬即大為欣賞,足證電影是世界語言,各種各樣的觀眾都不難理解。香港電影由八十年代至今,一直在世界影壇占重要席位,與其他國家的電影相互影響。繁榮的主流電影工業不會受國界局限,更而遍及全球。現今的香港電影在世界上舉足輕重,這本書有助我們作更深入了解。


戴維.博維爾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