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壘,原名潘榮生,廣東合浦人。1927年出生於越南海防市。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隨家人遷居雲南,就讀昆明粵秀中學。1943年投筆從戎,參加中國遠征印軍,飛赴印度蘭姆加受訓,後轉戰中印緬邊界,期間易名潘磊。戰後,官升至中尉。退伍後返回越南,又逢法越衝突,被逼重返上海,被分派至江蘇醫學院就讀。其時開始創作新詩、散文及短篇小說,取筆名潘壘。1949年移居台灣,獨資創辦大型純文藝月刊《寶島文藝》,身兼主編外,更全心投入小說創作。潘壘為四十至五十年代台灣文壇多產作家,三度獲得「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文藝獎金。1952年自費出版處女作長篇小說《紅河三部曲》。另一長篇小說《魔鬼樹》於1960年在《文學雜誌》連載。聯經出版公司於1977年整理他的十多部作品,輯成「潘壘作品集」出版。
五十年代中,因中央電影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將其小說《血渡》搬上銀幕,拍成《夜盡天明》(1957),潘壘被網羅進入中影製片部編導組,自此投身電影界編寫劇本。第一部正式被拍成電影的劇本是1957年初公映的台語片《痲瘋女》。1957年潘壘離開中影,翌年以自由身為中製首次執導影片《合歡山上》,接着又拍了《金色年代》(1960),都是自編自導。1962年編導的《颱風》,代表台灣參加第九屆亞洲影展,並獲得最佳女配角獎(唐寶雲)和榮獲第一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也因此為邵氏兄弟有限公司總裁邵逸夫賞識,在1963年加入邵氏擔任導演及編劇,並拍攝彩色寬銀幕電影《情人石》(1964),該片曾代表台灣,角逐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翌年拍成《蘭嶼之歌》(1965),潘壘是第一個到蘭嶼拍片的台灣導演,攝影師洪慶雲亦首次嘗試海底攝影,榮獲第十二屆亞洲影展最佳彩色攝影獎。潘壘往往改編自己的小說拍成電影,如《春殘》以二次大戰前後的台灣為背景拍成影片《落花時節》(1968);而《明日又天涯》(1969)是改編他的另一部小說《第三種愛》。其後潘壘再為邵氏攝製《新不了情》(1970),該片榮膺第八屆台灣金馬獎優等劇情片。翌年他返回台灣,與女星文玲結婚,自組潘壘公司,夫導妻製,拍了文藝武俠片《劍》,創新武俠片的路線,也攝製了喜劇片《好夢連床》與恐怖片《火葬場奇案》等。
1975年潘壘舉家遷居香港,陸續寫成醞釀十年之二百萬字長篇小說《孽子三部曲》。晚年回顧漂泊的一生,從越南、上海、台灣而後香港,再審視一生藝術事業:從美術、小說到電影,動筆撰寫個人回憶錄《不枉此生》。
年份 | 中文片名 | 英文片名 | 聯合導演 |
---|---|---|---|
1959 | 合歡山上 | On Mount Hehuan | |
1960 | 金色年代 | The Golden Age | |
1962 | 颱風 | Typhoon | |
1964 | 情人石 | Lovers' Rock | |
1965 | 蘭嶼之歌 | Song of Orchid Island | |
1966 | 毒玫瑰 | Poison Rose | |
1966 | 山賊 | Downhill They Ride | |
1967 | 紫貝殼 | The Purple Shell | |
1968 | 天下第一劍 | The Fastest Sword | |
1968 | 狼與天使 | The Wolf and the Angel | 湯潛 |
1968 | 落花時節 | Fallen Petals | |
1969 | 捉妖斬魔 | Devil Fighter | |
1969 | 紫金鏢 | Purple Darts | |
1969 | 明日又天涯 |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 |
1970 | 新不了情 | Love Without End | |
1971 | 報恩刀 | The Merciful Sword | |
1971 | 劍 | The Sword | 王羽 |
1972 | 傻大姐 | Funny Girl | |
1972 | 好夢連床 | It All Started with a Bed | |
1975 | 妙妙女郎 | Cuties Parade | |
1975 | 情鎖 | Love Lock | |
1975 | 色中餓鬼 | Evil Seducers | |
1977 | 搵身三十六計 | The Crooks | |
1978 | 通天老鼠下江南 | The Adventure of the "Heaven Mouse" | |
1980 | 火葬場奇案 | Strange Story of Crematory | |
1981 | 紋身的女人 | The Tattoo | |
1984 | 變色的女人 | Woman of Colo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