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方 | BOW Fong
導演的話

早期我對意大利的新寫實主義很欣賞,像《單車竊賊》,很寫實 ; 還有紀錄片,都是反映社會, 很深刻的,那是我的目標,後來在香港沒有機會拍這種戲。我覺得,電影不能一家獨放,要有 爾冬陞、要有王晶,也要有王家衛、關錦鵬、許鞍華,多點流派,各有特色。

節錄自黃愛玲編《理想年代 長城.鳳凰的日子》第 104 頁 ( 香港電影資料館,2001 年初版 )

小傳

原名鮑繼煥,原籍安徽徽州歙縣,1922年11月13日出生於江西南昌。在廣西大學唸法律期間,得戲劇家歐陽于倩引薦成為話劇演員。1944年他在廣西賀州演出時遇上話劇明星劉甦,相戀不久後結婚。抗戰勝利後,鮑方寫了暗諷國共內戰的話劇劇本《秋收》,被國民黨追捕,鮑方連夜帶著妻子和初生女兒起嘉逃亡到香港。

得歐陽于倩介紹,鮑方在永華的《國魂》(1948)與《清宮秘史》(1948)中演小角色後,便在《大涼山恩仇記》(1949)當主角。其後拍了《拜金的人》(1952),《翠翠》(1953)等片。同時也接拍其他公司的影片,包括《結婚廿四小時》(1950)、《花花公子》(1952)、《淑女圖》(1952)等二十多部影片。

1955年鮑方進入鳳凰影片公司(有時外借給長城公司),重要作品包括《一年之計》(1955)、《新寡》(1956)、《笑笑笑》(1960)、《雷雨》(1961)、《故園春夢》(1964)等。為了幫補生計,他與幾個長城鳳凰的演員組成了麻雀配音組,為粵語片配國語。

鮑方在1958年開始跟朱石麟當副導演,1960年寫成電影劇本《有女初長成》,並與陳靜波聯合導演,1962年又與陳靜波合導《對窗戀》與《亂點鴛鴦》,1964年才獨自執導《假婿乘龍》。其後執導《我來也》(1966)、《畫皮》(1966)、《大學生》(1970)等片。

鮑方的代表作是他編、導、演的《屈原》(1977) (與二女兒鮑起靜唯一一次合作),但受內地「文革」影響,影片公映前被抽起,直到「四人幫」倒台後六個月才在香港公映。影片後來在國內公映,成為「四人幫」倒台後第一部在內地放映的港產片。

1980年王天林開拍電視劇《京華春夢》,邀請鮑方演出。這時鮑方的第三子鮑起鳴( 後改名德熹) 考進三藩市藝術學院,正等錢交學費和買機票,鮑方與無綫簽約,開始以演電視為正業,只偶爾演出電影。

1999年2月,劉甦因病逝世。4月他重回與劉甦結婚的廣西賀州拍攝電視劇《茶是故鄉濃》,21日突然中風暈倒,經搶救後半身不遂,2006年9月22日以84歲高齡辭世。

1993年鮑方獲中國電影藝術表演學會頒授特別榮譽獎,1995年獲中華影星榮譽獎,2000年獲香港影評人協會終身成就獎,2005年獲選中國電影百周年百位優秀演員。

導演作品
年份 中文片名 英文片名 聯合導演
1960有女初長成A Teenage Girl
1962對窗戀Romance Across the Window
1962亂點鴛鴦Double Twins
1964假婿乘龍The Reluctant Bridegroom
1966蟋蟀皇帝The Cricket and the King
1966未婚夫妻We are Not Married
1966我來也The Adventures of 'I Have Come'
1966畫皮The Painted Skin
1966蟋蟀皇帝The Cricket & the King
1968我又來也I Have Come Again
1968沙家浜殲敵記The Battle of Sha Chia Bund
1969姻緣道上Destiny of Love
1970大學生Collegian
1972歡樂的廣州Jubilant Kwangchow
1977屈原Chu Yuan
1978上海Shanghai
1979怪客The Stranger
1980密殺令The Warrant of Assassination
1984嶗山鬼戀Love with the Ghost in Lushan
版權所有.翻印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