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4月21日生於北京,江蘇武進人。1937年肄業於北平中法大學文學系。七七事變後南遷到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任教語文,再隨校歷遷長沙、重慶、江安等地,1937年創作了充滿抗戰意識的話劇劇本《鳳凰城》。1939年創作了第二個話劇劇本,以抗元英雄文天祥為主角的《正氣歌》。1941年應邀到重慶任中央青年劇社編導委員。1942年發表了話劇成名作《風雪夜歸人》,而被譽為「神童」。1943年到成都仍然新作不斷。1944年回重慶就任《新民晚報》副刊「西方夜譚」主編。
抗戰勝利後,1946年回上海,繼續在報刊任編輯及發表新劇作。1947年來港為永華公司把其劇作《正氣歌》改編成電影劇本《國魂》(1948),並留在香港任編劇、導演。吳為星星影業公司自編自導了周璇主演的《莫負青春》(1947)和自己劇作改編的《風雪夜歸人》(1947)。又為永華公司執導了《山河淚》(1948)和《春風秋雨》(1949)兩片。《春風秋雨》改編自黃谷柳的著名小說《蝦球傳》。
1949年回北京,先後任中央電影局、北京電影製片廠導演。1950年執導了講述工人階級政治覺醒的《紅旗歌》,其後多執導與京劇有關的電影, 包括講述京劇名旦梅蘭芳藝術成就的紀錄片《梅蘭芳的舞台藝術》(兩集,1955-1956),梅蘭芳主演的京劇電影《洛神》(1956)和另一京劇乾旦程碩秋主演的《荒山淚》(1956)。執導的最後一部作品是描述昆明風景的紀錄片《春城秋色》(1957)。1957年被打為右派,1958年被遣送到北大荒。1960年回北京,安排在京劇團體任編劇,創作了京劇《三打陶三春》等,又改編評劇《花為媒》為電影劇本。1979年調任文化部藝術局。吳創作的劇本《三打陶三春》和《闖江湖》在八十年代均被改編成電影。2003年4月9日因心臟病發逝世。
年份 | 語言 | 中文片名 | 英文片名 | 聯合導演 |
---|---|---|---|---|
1947 | 國 | 風雪夜歸人 | Latecomer in the Snow | |
1947 | 國 | 莫負青春 (又名︰仙女良緣、真假阿繡) | Waste Not Our Youth | |
1948 | 國 | 山河淚 | A Peasant's Tragedy | |
1949 | 國 | 春風秋雨 (又名︰蝦球傳第一部、香江夜譚) | Little Shrimp aka Life of Little Shrimp, Part One | |
1950 | 普 | 紅旗歌 | Anthem of the Red Flag | |
1955 | 普 | 梅蘭芳舞台藝術 (上) | The Stage Art of Mei Lanfang, Part One | |
1956 | 普 | 梅蘭芳舞台藝術 (下) | The Stage Art of Mei Lanfang, Part Two | |
1956 | 普 | 洛神 | Nymph of River Luo | |
1956 | 普 | 荒山淚 | Tears of Barren Hill | |
1957 | 普 | 春城秋色 | Autumn Splendour in the Spring Cit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