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3月1日出生於東北瀋陽,河北河間人,本名申凌一。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遷居北平(今北京)。曾肄業於輔仁大學歷史系。1942年從軍抗日,參加中央戰幹團。後離開軍隊加入教育部社會教育工作隊,在西安的第一隊表演,隊長即後來的名導演張徹。之後隨張徹到重慶演話劇。抗戰勝利後,參與第一巡迴劇團經南京回北平。1948年國共內戰在北方轉劇, 申偕妻赴上海,與張徹重逢,在張介紹下加入柳中浩經營的上海國泰影業公司任場記。柳中浩從國泰分支出萬象影業公司,1949年派張徹帶領萬象公司的攝製隊赴臺灣拍攝《阿里山風雲》(1950)。申作為編劇亦隨隊出發,外景未完而中國政權已易手,他遂留在臺灣定居。
當時臺灣影業不振,申轉為演舞臺劇,後加入中華實驗劇團,為教育部拍宣傳短片,並寫一些舞臺劇及廣播劇劇本。1957年成為臺語片導演, 第一部影片是臺語片《破網補情天》(1957)。其後執導了《寶石花》
(1958)、《明月寄相思》(1960)等臺語片,還曾與香港導演龍圖合作執導了一部集合國粵臺語的《四海一家親》(1963)。
1963年在張徹的邀請下來港任邵氏兄弟公司的編劇。參與編寫邵氏彩色武俠新攻勢的《江湖奇俠》(1965)、《火燒紅蓮寺之鴛鴦劍俠》(1965) 等影片的劇本,卻未能如願執導電影。後獲臺灣製片人任寶齡之邀回臺執導了《最標準的丈夫》(1968)。其導演能力獲證明後,邵氏再邀他返港任導演,執導了《插翅虎》(1970)、《盜兵符》(1972)等片。由於在邵氏的導演工作並不愉快,加上黃也白萬里公司的邀請下,申脫離邵氏回到臺灣,為黃執導了《七煞街》(1973)。此後在臺還執導了武俠片《關東五大俠》(1978)和自己出品的《神鷹飛燕蝴蝶掌》(1978)。1980 年轉入電視界,任臺視連續劇《英雄本無淚》編劇,1981年任《生命線》、《彩雲千里》的戲劇指導。
年份 | 語言 | 中文片名 | 英文片名 | 聯合導演 |
---|---|---|---|---|
1957 | 臺 | 破網補情天 | Mending the Sky with a Broken Web | |
1957 | 臺 | 何日花再開 | When Will the Flower Bloom Again? | |
1957 | 臺 | 半路夫妻 | Halfway Couples | |
1958 | 臺 | 寶石花 | Stone Flower | |
1958 | 臺 | 三美爭郎 | Three Beauties Vying for a Husband | |
1960 | 臺 | 明月寄相思 (又名:千里明月寄相思) | Lovesickness Eased by the Moon | |
1960 | 國 | 三鳳奪凰 | Three Women Vying for a Man | |
1961 | 國 | 警網情鴛 | Romance in Law and Order | 唐迪 |
1963 | 國、粵、臺 | 四海一家親 | Family of Four Seas | 龍圖 |
1964 | 國 | 爸爸在何處 | Where is Dad? | |
1964 | 臺 | 可憐的戀花 | Pitiful Lian Hua | |
1968 | 國 | 最標準的丈夫 | Most Standard Husband | |
1969 | 國 | 插翅虎 | The Winged Tiger | |
1970 | 國 | 江湖三女俠 | Swordswomen Three | |
1971 | 國 | 血灑天牢 | The Rescue | |
1972 | 國 | 盜兵符 | Call to Arms | |
1973 | 國 | 七煞街 (又名:奇男子) | Infernal Street | |
1973 | 國 | 龍虎會風雲 (又名:龍虎風雲會) | Heroes of Sung | |
1974 | 國 | 霹靂小子 | The Dauntless Bumpkin | |
1974 | 國 | 小白龍 | The Dragon Kid | |
1975 | 國 | 女捕快 | Lady of the Law | 蕭榮 |
1975 | 國 | 包公奇案 | Strange Odyssey | |
1978 | 國 | 關東五大俠 (又名:大狂犬) | Five Kung Fu Dare Devil Heroes | |
1978 | 國 | 百戰保山河 | Immortal Warriors | 程剛、羅維、王星磊、張曾澤、歐陽俊、金聖恩、徐天榮、李冠章、郭南宏、 孫聖源、徐增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