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1月22日生於江蘇蘇州,原名陶秉鈞。四歲時舉家遷往北平(今北京)。曾就讀於北平京華美術專科學校和藝術師範。1934年考入山東民眾教育館戲劇訓練班,遭父親反對,改名陶金。同年冬天父親死去,陶輟學奔喪。1935年在上海加入著名的中國旅行劇團。1936年加入天一影片公司,曾參演《黃浦江邊》(1936)、《女同學》(1936)和《楊柳村》(1937)三片。後轉到上海業餘劇人協會實驗劇團演話劇。1937年抗戰爆發,陶加入抗日救亡演劇隊第四隊,後轉到武漢。1938年9月在重慶加入中國電影製片廠,以演電影為主,話劇為輔。曾演出《勝利進行曲》(1939)、《日本間諜》(1943)和《還我故鄉》(1945)等影片。抗戰勝利後在1946年回到上海。1947年主演了崑崙公司出品的《八千里路雲和月》(1947)和《一江春水向東流》(1947)兩部影片,兩部影片都是戰後上海的賣座影片,陶金在兩片中都是任男主角,因而成為紅星。
1948年,陶金加入永華影業公司來香港演出,在永華演出了《國魂》(1948)、《山河淚》(1949)、《火葬》(1949)和《海誓》(1949) 四片。其後轉到長城公司主演了《血海仇》(1951),又參與左翼影人的影片公司,為五十年代影業公司演出《神鬼人》(1952),亦為大光影業公司執導了自己首部作品《詩禮傳家》(1952)。
1951年隨大光明公司遷回上海,並執導了大光明在內地的出品《和平鴿》(1951)。後曾演出影片《宋景詩》(1955),但主要從事導演工作, 為上海的片廠執導了影片崑劇電影《十五貫》(1956)、《護士日記》(1957)和《苗家兒女》(1958)。1959年武漢電影製片廠成立,他為武影執導了《二度梅》(1959)和《親人》(1960)。1962年,武影合併進珠影,陶在珠影曾執導漢劇片《齊王求將》(1963)。文化大革命時停止執導。文化大革命後復出,既執導了《鬥鯊》(1978)和崑劇片《西園記》(1979),又在《海瑞罵皇帝》(1985)中演出。1986年9月28日於廣州逝世。
年份 | 語言 | 中文片名 | 英文片名 | 聯合導演 |
---|---|---|---|---|
1951 | 普 | 和平鴿 | Pigeon of Peace | |
1952 | 國 | 詩禮傳家 (又名:活葬) | Family Doctrine | |
1956 | 崑劇 | 十五貫 | 15 Strings of Cash | |
1957 | 普 | 護士日記 | Nurse Diary | |
1958 | 普 | 苗家兒女 | Children from the Miao Family | |
1960 | 普 | 二度梅 | Plum Blossoms Again | |
1960 | 普 | 親人 | Family | |
1963 | 漢劇 | 齊王求將 (又名:鍾無艷掛帥) | The Emperor Looks for a General | |
1978 | 普 | 鬥鯊 | Duel with the Sharks | |
1979 | 崑劇 | 西園記 | Romance of the West Garden |